共计 1153 个字符,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。
老君洞道观
|
重庆老君洞道观 :
- 历史起源 :
- 据史料记载,老君洞道观起源说法众多。有说法认为其始建于汉朝三国时期,建筑群成形于隋末唐初,距今已有一千三百余年。还有说法称唐代时原为佛教寺庙“广化寺”,同时也有记载其曾为夏禹之妻涂山氏神庙。明代成化十六年(公元 1480 年)重修扩建为“太极宫”,万历九年(1574 年)冬月拓建山门与三清大殿,山门上刻有“上清仙界”四字,绘太极图,更名“太极宫”,亦名“老君洞”。清乾隆四年(1739 年),老君洞进行过大规模整修。
- 建筑格局 :
- 整体布局 :老君洞道观依山而建,背靠明月山脉,面朝长江,形成山环水抱之势。其观路自山门起沿峭崖、陡壁呈“玄”字层层盘旋而上,止于山顶。
- 主要建筑 :
- 三清殿 :始建于明代,现存殿堂为清乾隆四年(1739 年)重建,石木结构,汶川地震后又重新修复。殿内供奉造像,中为太上老君,左右分别为南极长生大帝和北极紫微大帝,后排为大罗三清三境三宝天尊等。殿前有明代“五龙捧圣”浮雕石碑一块,镂刻工艺精湛。
- 真武祖师殿 :以洞为殿,原为古涂洞,后扩凿成宫殿式。最初祀奉治水英雄大禹,后祀奉太上老君,清代改祀真武祖师。殿前存有元代石刻“全真七子朝老君”一幅。
- 慈航殿 :1994 年在原址重建,供奉圆通自在天尊,又称观音殿。
- 明代石刻殿 :建于 2003 年,为典型摩崖建筑,崖壁上有明代雕凿的巨幅石刻,内容有观音救八难、文土访贤等宗教故事。
- 山门 :西大门修建于明朝万历九年,靠崖而建,正中额龛托出太极图和“太极宫”三字。山门刻“上清仙境”四字,左右镌刻“紫府”“丹台”。
- 特色 :
- 建筑风格特色 :具有典型的山地建筑特色,采用错叠、吊脚、出挑、靠崖、架空、筑台等方式与环境相生相长,不仅具有巴渝民间建筑清雅宜人的典型风貌,也体现了山地建筑的技术特征。
- 文化特色 :观内有诸多保存较好的石刻,如“紫气东来”“赠剑浮雕”“涂洞参天”“日月星晨”“老君青牛圈”等大型摩崖题刻及历代文人墨客题咏碑刻,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。
- 宗教地位 :
- 老君洞道观是道教全真龙门派的丛林道观,是重庆主城区最大最主要的宫观,也是中国道教重要的名山道观之一,在重庆地区的道教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。
- 文化活动 :
- 每逢初一、十五或清明、中元等传统节日,道观会举办盛大的宗教活动,香客朝香,游人登高,香火旺盛。
- 保护情况 :
- 1953 年,老君洞被南岸区列为文物保护单位。20 世纪 60 年代至 70 年代“文化大革命”期间,道观遭受严重破坏。后来经过多次修缮和保护,90 年代以来,道观先后对殿堂房屋、亭台楼榭、神像雕塑、道观环境等进行了修复和改善。
- 历史名人对其的评价 :目前没有明确的、广为人知的历史名人对老君洞道观的特定评价记载,但老君洞道观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宗教地位,吸引着众多文人墨客前来游览,并留下了不少题咏碑刻,这些都从侧面体现了人们对它的关注和认可。
正文完
使用官方微信公众号体验更多功能